图书介绍

中医古典理论精华【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医古典理论精华
  • 陈晓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72555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48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262页
  • 主题词:中医医学基础-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医古典理论精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2

第一章 中医古典理论确立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2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开明学术氛围2

中国古代哲学的奠基与形成2

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4

医疗经验的积累5

秦汉统一的强盛国力和大国气魄5

第二章 成功经验7

各派学说的成功综合和统一7

理论切合临床8

不断继承和创新9

第三章 中医古典理论的学术精华10

开阔的视野——整体的医学模式10

发现和探索——人生理和病理的变化规律11

渗透与融合——理论的构建12

比较与分证——临床经验与思维12

技术和艺术——诊断、治疗、养生的方法13

大医之精诚——为医的德行13

第一篇 视野16

第一章 人与天地相应16

机体之气与自然之气相通应16

机体主动调适,顺应自然变化17

人依赖自然而生存,并受自然的制约18

相关原文链接18

小结20

第二章 形与神俱21

形立而神生21

治神为先22

神伤致形伤23

相关原文链接25

小结26

第三章 从容人事27

足以治群僚,不足治侯王27

诊病中的五种过失28

相关原文链接31

小结32

第二篇 渗透34

第一章 阴阳的医学化34

阴阳的意义34

解释生理35

阐释药食作用36

解释病理38

诊治取法阴阳39

相关原文链接41

小结42

第二章 养生中的哲学43

顺天地而养43

形神动静44

中和45

无为之事46

相关原文链接48

小结48

第三章 地理与医学50

下知地理50

异法方宜51

相关原文链接53

小结53

第三篇 发现56

第一章 脏腑56

脏腑的形态56

脏腑的功能特点57

三焦与命门58

藏象62

相关原文链接63

小结64

第二章 代谢66

气血的生成与循环66

营卫生会67

水液的生成和输布68

相关原文链接69

小结70

第三章 经络71

发现经络的历史线索71

脉的循行规律和路线的演变71

脉与脏腑关系的确定73

经脉主病的扩充和修正73

脉病治疗的发展74

经络学说的发展74

经络的现代研究75

相关原文链接76

小结79

第四篇 探索82

第一章 百病始生82

病因阴阳三部82

两虚相得,乃客其形83

相关原文链接84

小结85

第二章 病之机要86

阳气病机86

病机十九条89

疼痛病机92

百病生于气93

积聚病机94

相关原文链接95

小结96

第三章 病传规律98

外感传变98

脏腑传变100

相关原文链接101

小结102

第四章 寿夭之本103

相关原文链接105

小结105

第五篇 临床经验与思维108

第一章 病证比较108

分析比较108

对比比较110

鉴别比较114

相关原文链接117

小结118

第二章 分证辨治119

六经分证119

脏腑分证123

相关原文链接129

小结130

第三章 治则确立131

因势利导131

正反逆从133

治有标本135

综合治疗137

相关原文链接138

小结139

第四章 预后判断141

判断依据141

邪正预后141

神机预后143

体质预后145

相关原文链接146

小结146

第六篇 技艺148

第一章 养生术数148

房中148

四季调摄150

药食调养151

相关原文链接153

小结154

第二章 针刺术155

针具的发展155

补泻针法156

相关原文链接158

小结159

第三章 组方161

君臣佐使161

七方161

反佐163

相关原文链接163

小结165

第四章 工巧神圣166

全面诊察166

寸口脉法167

平旦诊脉168

脉象主病169

脉应四时170

察色观神171

观五脏有余不足173

相关原文链接174

小结176

第五章 医者意也177

小结179

第七篇 推演181

第一章 比类推演181

相关原文链接182

小结183

第二章 五行推演185

天地五行,人亦应之185

五行生克推演186

相关原文链接187

小结188

第三章 运气推演189

干支甲子189

五运191

六气195

相关原文链接200

小结202

第八篇 大医精诚 为医德行204

人命为贵,医为仁术204

诊有大方205

至意深心205

相关原文链接207

小结207

附篇一《内经》的成书和流传209

撰写和成书年代209

后世的增补211

作者211

书名的含义211

《内经》的流传212

《素问》的流传212

《灵枢》的流传213

《内经》的注家与注本213

《素问训解》(《素问注》)213

《黄帝内经太素》214

《黄帝内经素问》215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216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216

《黄帝内经素问吴注》217

《类经》217

《内经知要》218

《素问集注》《灵枢集注》218

《素问直解》219

《素问经注节解》219

《素问识》《灵枢识》220

《内经》近现代研究220

语言文字研究220

理论研究221

专题研究和多学科研究222

临床研究223

附篇二《难经》的成书和流传224

《难经》的成书年代224

作者224

书名的含义224

《难经》的流传225

《难经》的注家与注本225

《王翰林集注黄帝八十一难经》225

《难经本义》226

《难经经释》226

《难经》近现代研究227

语言文字研究227

专题研究227

附篇三 重点词句索引230

主要参考文献2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