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法律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胜兰,黄健梅等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605615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35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司法制度-关系-经济增长-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法律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1
1.1 问题的提出2
1.1.1 为什么研究法律制度与中国经济增长2
1.1.2 研究法律制度与中国经济增长的意义何在5
1.2 重要概念10
1.2.1 法律与法律制度10
1.2.2 法律与政策11
1.2.3 经济增长13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14
1.3.1 研究范围14
1.3.2 研究方法15
1.3.3 结构安排16
1.4 主要创新点18
第2章 法律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20
2.1 法律有无作用20
2.1.1 因果论20
2.1.2 边缘论27
2.2 法律有什么作用32
2.2.1 产权保护32
2.2.2 契约有效实施35
2.2.3 约束政府35
2.3 法律的作用有多大36
2.3.1 积极作用36
2.3.2 消极作用37
2.3.3 无作用37
2.4 文献综述小结38
第3章 我国法律制度与资本市场关系的实证分析40
3.1 绪论40
3.1.1 问题的提出44
3.1.2 研究的相关概念和范畴47
3.1.3 结构安排48
3.1.4 可能的创新点49
3.2 文献综述49
3.2.1 法律起源决定金融发展论49
3.2.2 “法与金融发展”理论的争议52
3.2.3 “法与金融发展”研究结论补充53
3.2.4 “法与金融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发展54
3.3 法律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关联性及其作用机制56
3.3.1 法律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关联性56
3.3.2 作用机制的问题65
3.4 理论模型68
3.5 实证分析71
3.5.1 研究命题的提出73
3.5.2 研究方法和估计模型74
3.5.3 数据来源与统计性描述77
3.5.4 实证结果和分析78
3.5.5 稳健性检验82
3.6 政策建议86
3.6.1 完善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87
3.6.2 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监管效率87
3.6.3 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协调,防范金融风险87
3.6.4 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87
第4章 我国法律制度与民间投资关系的实证分析92
4.1 绪论92
4.2 文献综述93
4.2.1 民间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综述93
4.2.2 法律制度与民间投资关系的文献综述94
4.2.3 小结95
4.3 法律制度对民间投资的理论分析96
4.3.1 中国民间投资立法的变化历程96
4.3.2 法律制度对民间投资的影响机制分析98
4.4 实证分析101
4.4.1 计量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101
4.4.2 数据来源说明103
4.4.3 实证结果分析104
4.4.4 稳健性检验106
4.5 微观层面分析107
4.5.1 回归模型的设定107
4.5.2 数据来源和描述108
4.5.3 回归结果111
4.6 结语115
第5章 我国法律制度与FDI关系的实证分析120
5.1 绪论120
5.1.1 选题背景120
5.1.2 研究意义122
5.1.3 研究思路与可能的创新点123
5.2 文献综述125
5.2.1 重要概念125
5.2.2 FDI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综述127
5.2.3 制度与FDI关系的文献综述129
5.2.4 文献综述小结136
5.3 理论机制138
5.3.1 中国引进FDI的演进历程和法律制度变迁138
5.3.2 中国法律制度对FDI影响的特殊性145
5.3.3 中国法律制度对FDI影响的机制148
5.4 实证分析151
5.4.1 中国FDI分布的区域不平衡特征及实证命题的提出151
5.4.2 变量选取152
5.4.3 数据来源与统计性描述155
5.4.4 模型设置156
5.4.5 实证结果和分析156
5.4.6 稳健性检验158
5.5 政策建议159
5.5.1 本章小结159
5.5.2 政策建议160
第6章 我国劳动法律制度与人力资本关系的实证分析164
6.1 绪论164
6.2 文献综述165
6.2.1 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165
6.2.2 制度与人力资本的现有相关研究166
6.2.3 小结172
6.3 作用机制172
6.3.1 法律作用于人力资本的总体解释172
6.3.2 地方立法模式对人力资本的作用机制184
6.3.3 总结:地方立法对劳动者保护水平效率193
6.4 实证分析196
6.4.1 命题的提出196
6.4.2 模型197
6.4.3 变量设置198
6.4.4 样本选取、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201
6.4.5 实证结果和分析202
6.4.6 稳健性检验204
6.5 政策建议205
第7章 专利立法和司法保护与我国技术进步关系的实证分析209
7.1 绪论209
7.1.1 选题背景与意义209
7.1.2 研究内容211
7.1.3 研究方法211
7.1.4 研究难点与创新211
7.2 文献综述212
7.2.1 技术进步的一般理论212
7.2.2 制度与技术进步的关系213
7.2.3 司法对技术产生的影响215
7.2.4 文献综述评述215
7.3 我国专利制度的变迁与发展216
7.3.1 我国专利法的变迁216
7.3.2 我国专利司法制度的变迁与现状219
7.4 我国专利制度司法变迁影响技术进步的机制分析222
7.4.1 司法是专利保护强有力的第三方实施机制222
7.4.2 司法保护有效的第三方功能依赖于有效的审批制度和审判组织223
7.4.3 专利保护中司法与立法的关系224
7.4.4 对司法保护中的地方保护主义的讨论225
7.5 我国专利司法、立法保护与技术进步关系的实证分析226
7.5.1 实证命题226
7.5.2 变量选取及模型设置227
7.5.3 实证结果229
7.6 结论与政策建议233
7.6.1 结论233
7.6.2 政策建言及启示234
第8章 我国环境规制与生态效率关系的实证分析238
8.1 绪论238
8.1.1 研究背景和意义238
8.1.2 研究思路239
8.1.3 研究方法240
8.1.4 可能的创新之处240
8.2 文献综述241
8.2.1 重要概念241
8.2.2 地方政府竞争与环境规制244
8.2.3 环境规制与经济发展、环境状况245
8.2.4 文献综述小结248
8.3 中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制和体制构成248
8.3.1 中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形成和演变248
8.3.2 中国环境法制体系250
8.3.3 中国环境管理体制258
8.3.4 中国环境法制的实施困境259
8.4 理论机制260
8.4.1 环境资源的公共产权性260
8.4.2 政府执法的指南针261
8.4.3 短期内增加企业成本负担,长期收获创新效益261
8.4.4 地方环境规制成为政府的“竞争工具”262
8.5 中国区域生态效率的测算262
8.5.1 区域生态效率的测算方法262
8.5.2 中国区域生态效率的测算结果264
8.6 实证分析267
8.6.1 实证命题的提出267
8.6.2 模型与方法268
8.6.3 变量和数据272
8.6.4 实证结果分析275
8.7 结论和政策建议281
第9章 债权人保护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288
9.1 绪论288
9.2 文献综述290
9.2.1 从股东至上主义到利益相关者理论290
9.2.2 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291
9.2.3 利益相关者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的研究292
9.3 利益相关者中债权人地位的理论分析298
9.3.1 “企业依存”观点对债权人地位的分析298
9.3.2 “战略管理观点”对债权人地位的分析299
9.3.3 “动态发展观点”对债权人地位的分析299
9.4 法律保护债权人权益对中国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303
9.4.1 我国债权人保护形式的特殊性303
9.4.2 法律保护债权人权益影响公司财务绩效的模型307
9.4.3 保护债权人法律法规影响公司财务绩效的机制310
9.5 法律保护债权人权益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313
9.5.1 模型构建和变量说明313
9.5.2 实证结果317
9.5.3 稳健性检验及结果318
9.6 结论与建议319
9.6.1 对我国法律法规体系改善的建议319
9.6.2 对新《公司法》完善的立法建议320
9.6.3 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展望322
第10章 结语325
10.1 主要研究内容的总结325
10.2 主要研究价值的总结328
10.2.1 学术价值328
10.2.2 应用价值329
10.2.3 社会效益329
10.3 未来研究方向的总结330
附图表目录332
后记335
热门推荐
- 999360.html
- 2875343.html
- 1705036.html
- 1473849.html
- 980309.html
- 1911322.html
- 236008.html
- 3821089.html
- 3759648.html
- 5595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56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8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43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49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22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324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35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02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69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49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