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语言与语言学概论 汉语系统功能语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语言与语言学概论 汉语系统功能语法
  • 彭宣维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6853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47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59页
  • 主题词:语言学-概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语言与语言学概论 汉语系统功能语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语言以篇为本位:“过程—维度”模式概说1

1.引言1

2.语篇和语言:沿革小引及本书的基本观点2

2.1 我国的语篇研究2

2.2 从语言级阶理论看语言和语篇的关系4

3.词—篇连续体7

4.字的系统特征15

5.词的基本特征20

5.1 词的定义20

5.2 词的构成26

6.语言过程与过程—维度模式28

6.1 问题的提出28

6.2 选择30

6.3 过程维度模式32

7.小结36

第二章 词汇的概念意义系统:词义形成的认知机制及其系统网络关系37

1.引言37

2.经验范畴词义化过程的认知描述39

3.从词串和词族看经验范畴和词义范畴的同步扩展48

4.实词词类、词义特征及词义范畴56

5.虚词的衔接特征:逻辑关系语义特征65

6.小结72

第三章 代词系统:代词的跨句信息功能属性概说73

1.引言73

1.1 基本主旨73

1.2 问题的重新提出73

1.3 解决方案75

2.代词立类的理论依据以及代词的范围76

2.1 代词立类的理论依据和代词的基本特征76

2.2 汉语代词系统的范围及其过渡状态80

3.汉语代词系统的功能分类83

3.1 代词的特指性83

3.2 从信息价值看代词的分类86

4.汉语代词系统的语篇语用功能91

4.1 从使用频率看现代汉语代词的语类和语体特征91

4.2 汉语代词系统的历时语用模式93

5.余论:语义特征的转化、语法化的本质及其他95

第四章 词汇的评价语义系统105

1.引言105

1.1 基本议题105

1.2 理论简介及相关问题105

2.态度语义特征的分类描述108

2.1 词语的情感特征108

2.2 词语的判断特征113

2.3 词语的鉴赏特征117

3.介入和级差系统122

3.1 介入系统122

3.2 级差系统以及介入级差实例分析128

4.态度级差现象的原型分析132

5.余论:词义演进与褒贬语义特征的历时积淀140

第五章 词汇的权势语义特征及其相关范畴144

1.引言144

2.权势性的意义及其分类:权势性=正式性+级差特征146

3.正式性与级差特征152

4.权势性与音节和语素162

5.语素和正式性的关系165

6.权势性与词类168

7.权势性与评价特征173

8.小结176

第六章 词组和短语177

1.引言177

2.指示语和数量语178

2.1 特指语和非特指语179

2.2 非特指语和数量语181

2.3 非基本指示语182

2.4 小结184

3.客观特征语及其和主观特征语的关系186

4.类别语及其主要次类190

5.事物语、“的”字结构及限定语195

6.除动词词组以外的其他词组和介词短语202

6.1 数量词组和形容词词组202

6.2 副词词组、介词词组和介词短语205

第七章 动词词组及其连带范畴和范围范畴:从词组成分到句子成分211

1.引言211

2.能愿范畴和级差性214

2.1 能愿助动词和能愿范畴214

2.2 极差性范畴217

3.基本事件的连带范畴和关联范畴:总体理论描述218

3.1 连带范畴和关联范畴的特征及其分类219

3.2 连带范畴的范围及其依据224

4.基本事件的连带范畴:辅佐类连带成分228

4.1 时间范畴228

4.2 方式和效果范畴230

5.基本事件的跨级类连带范畴:关联范畴236

5.1 处所、跨度和伴随类跨级连带范畴236

5.2 起因和角色类跨级连带范畴239

5.3 方式和角度类跨级连带范畴241

5.4 基本事件的关联范畴:范围244

5.5 基本事件连带范畴及其相关范围范畴小结248

第八章 现代汉语的时间意义及其时制系统252

1.引言252

2.以言语事件为参照确立的3种基本时间及其表达258

3.以“±现在”为着眼点的9个时间范畴及其表达264

4.其他24种时间意义及其表达272

5.结束语:现代汉语的时制及其时间语义范畴279

附录:与杨国文模式的对应关系283

第九章 小句:及物性及主语和主语结构290

1.引言290

2.与及物性有关的基本问题290

3.小句的语法形式范畴:主语结构和主语298

3.1 汉语的主语研究:沿革小引299

3.2 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及其参与者系统302

3.3 小句的主语和主语结构:语法形式范畴307

3.4 汉语句子的主语系统310

3.5 主语和主题的关系319

3.6 余言:谓语系统323

参考文献326

摘要343

鸣谢3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