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台湾政治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台湾政治概论
  • 刘国深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九州出版社
  • ISBN:780195535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73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88页
  • 主题词:政治-概况-台湾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台湾政治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政治文化1

第一节 政治认知5

一、中国政治认知7

二、大陆政治认知10

三、台湾政治认知11

第二节 政治情感13

一、“抗拒威权心理”14

二、“悲情意识”16

三、“恐共心理”17

四、“崇美心理”18

五、“媚日情愫”20

第三节 政治价值取向21

第四节 “去中国化”问题26

一、政治认知“去中国化”现象27

二、政治情感“去中国化”现象28

三、政治评价“去中国化”现象30

第五节 动力与极限31

一、台湾政治文化变迁积淀31

二、社会总体文化变迁影响32

三、政治权力冲突因素34

四、政治社会化因素35

五、经济结构变迁影响37

六、两岸敌对关系因素37

第二章 政治结构39

第一节 阶级阶层42

一、统治阶层44

二、中产阶层45

三、中下阶层46

第二节 非社团性利益集团48

一、省籍族群48

二、宗派势力56

三、黑恶势力59

第三节 社团性利益集团60

一、职业团体61

二、社会团体62

三、宗教团体64

第四节 机构性利益集团65

一、国民党党内派系65

二、民进党党内派系66

三、“国会次级团体”67

第三章 政权体制68

第一节 “中华民国宪政体制”演变68

一、孙中山先生的宪政体制构想68

二、1949年以前中华民国宪政体制的历史沿革72

三、1949年以来台湾“宪政体制”的演变77

第二节 当代台湾政治制度83

一、“国民大会”制度83

二、“总统”制度87

三、“五院”制度92

第三节 “地方自治”制度110

一、省市110

二、县市112

三、乡、镇(县辖市)、区112

第四章 政党政治114

第一节 历史演变114

一、威权一党制时代(1949—1986)116

二、政党体系的转型期(1986—2000)119

三、政党转型后的多党竞争时代(2000年至今)123

第二节 政党体制130

一、意义与分类131

二、政党体制的形成原因136

三、台湾的政党体制139

第三节 政党与选举144

一、选举与选举制度144

二、选举制度对政党及政党体制的影响147

第五章 政治参与155

第一节 政治参与变迁回顾155

一、光复后与“戒严”时期的政治参与157

二、环境与社会基础的变化、政治参与的扩大和政治体系的变迁161

第二节 参与主体165

一、从动员性参与到自主性参与的转变165

二、地方派系与政治参与167

三、利益集团与政治参与171

第三节 参与形式180

一、选举参与180

二、非选举参与184

三、媒体参与186

第四节 作用与影响193

第六章 大陆政策197

第一节 蒋氏父子时期197

一、大陆政策基本内容概述198

二、大陆政策的特点200

第二节 李登辉时期202

一、大陆政策的演变203

二、大陆政策的特点210

第三节 陈水扁执政213

一、执政前的大陆政策演变213

二、执政后的大陆政策演变216

三、陈水扁当局大陆政策的特点222

第七章 对外政策230

第一节 对外政策的理念和原则230

一、五六十年代所谓“汉贼不两立”230

二、蒋经国时期的“总体外交”232

三、李登辉的“务实外交”235

四、陈水扁对“务实外交”的继承238

第二节 对美对日关系242

一、对美关系242

二、对日关系249

第三节 与国际组织的关系258

一、与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的关系258

二、与功能性和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关系267

后记2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