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司法鉴定管理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霍宪丹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6084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99页
- 文件大小:186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司法鉴定-管理-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司法鉴定管理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司法鉴定概述2
第一节 司法鉴定的基本概念2
一、对“鉴定”一词的语义解读2
二、司法鉴定概念的变化3
三、司法鉴定的立法定义3
四、司法鉴定概念的评析5
五、统一规范司法鉴定概念的现实意义8
第二节 司法鉴定的本质特点9
一、司法鉴定的本质特点9
二、认识本质特点的重要意义10
三、司法鉴定与辨认、鉴真11
第三节 司法鉴定的基本属性12
一、法律性12
二、中立性13
三、客观性18
四、其他属性19
第四节 司法鉴定的执业分类20
一、依据执业领域分类20
二、依据层次结构分类21
三、依据人、机结合度分类22
第五节 思考与展望22
一、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22
二、适应司法制度尤其是诉讼模式、审判方式和证据规则改革发展的方向和要求23
三、满足司法活动日益专业化、复杂化、综合化发展的需求23
四、符合司法鉴定基本属性和基本定位的要求23
第二章 司法鉴定管理概述25
第一节 我国司法鉴定管理的沿革25
一、源起25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沿革26
三、发展变化27
第二节 我国司法鉴定管理的依据29
一、法律依据29
二、相关规定30
三、法律和相关规定的适用31
第三节 司法鉴定管理概说32
一、司法鉴定管理的含义32
二、司法鉴定管理的职责和目的33
三、司法鉴定管理的过程和要求34
四、司法鉴定管理的特点35
第四节 司法鉴定管理模式36
一、司法鉴定管理模式的构成36
二、司法鉴定的管理主体37
三、司法鉴定的管理客体38
第五节 思考与展望39
一、必须主动适应发展需要39
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司法鉴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40
第三章 我国司法鉴定管理体制43
第一节 司法鉴定管理制度概述43
一、司法鉴定制度43
二、司法鉴定制度与其他司法制度43
三、司法鉴定管理制度44
第二节 司法鉴定的基本定位45
一、司法鉴定在诉讼活动中的定位45
二、司法鉴定在证据体系中的定位47
三、司法鉴定制度在司法制度中的定位47
四、司法鉴定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定位48
五、司法鉴定管理在国家行政管理体制中的定位49
第三节 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和要求52
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52
二、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的动因53
三、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54
四、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57
第四节 构建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58
一、统一管理的基本内容58
二、完善司法鉴定管理体系59
三、健全司法鉴定管理机制60
第五节 思考与展望60
一、司法鉴定制度改革与发展的价值维度61
二、司法鉴定制度改革与发展的本体维度63
第四章 司法鉴定准入管理67
第一节 司法鉴定准入管理概述67
一、司法鉴定准入管理的概念及特点67
二、司法鉴定准入管理的背景、依据68
三、司法鉴定准入管理的原则69
四、司法鉴定准入管理的意义70
第二节 司法鉴定准入管理的主体及职责71
一、司法鉴定准入管理主体的概念及特点71
二、司法鉴定准入管理主体的层级设置72
三、司法鉴定准入管理的主体职责74
第三节 司法鉴定准入管理的客体76
一、司法鉴定人76
二、司法鉴定机构79
第四节 司法鉴定准入管理中审核登记程序82
一、申请82
二、提交的材料82
三、受理84
四、审查85
五、登记87
第五节 司法鉴定准入管理中的名册与公告88
一、司法鉴定名册编制与公告管理的依据和规定88
二、司法鉴定名册编制与公告管理的形式和作用88
三、司法鉴定名册编制管理的内容、要求和禁止性规定90
四、司法鉴定编制名册管理的问题与思考92
第六节 司法鉴定准入管理中的证书管理93
一、司法鉴定证书管理的依据和形式94
二、司法鉴定证书管理的基本内容95
三、司法鉴定证书管理的相关要素和禁止性规定95
四、司法鉴定证书管理的问题与思考97
第七节 思考与展望97
一、当前司法鉴定准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97
二、解决司法鉴定准入管理问题的途径99
三、司法鉴定准入管理未来发展的思路99
第五章 司法鉴定执业管理104
第一节 司法鉴定执业管理概述104
一、执业管理的基本依据和基本规定105
二、执业管理的基本制度、作用和意义105
第二节 司法鉴定执业变更、延续和注销管理108
一、司法鉴定执业变更、延续和注销管理的依据108
二、司法鉴定执业变更、延续管理的基本内容109
三、司法鉴定执业注销管理的基本内容110
第三节 司法鉴定收费管理111
一、《决定》颁布前司法鉴定收费状况概述111
二、司法鉴定收费管理的依据和基本规定111
三、司法鉴定收费管理的主体与客体112
四、司法鉴定收费管理的基本内容113
第四节 司法鉴定继续教育培训管理115
一、司法鉴定继续教育培训概述115
二、司法鉴定继续教育培训的种类和组织实施119
三、司法鉴定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教材、培训机构和师资122
第五节 司法鉴定档案管理126
一、司法鉴定管理档案126
二、司法鉴定业务档案127
三、司法鉴定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129
四、违反档案管理的法律责任130
第六节 司法鉴定机构内部管理130
一、司法鉴定机构内部管理现状和规范设计130
二、司法鉴定机构内部设立管理和事务管理132
三、司法鉴定机构内部执业管理和监督管理134
第七节 思考与展望136
一、司法鉴定执业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136
二、加强司法鉴定执业变更、延续和注销管理136
三、加强和完善司法鉴定收费管理制度137
四、加强司法鉴定继续教育培训139
五、完善司法鉴定机构内部管理140
第六章 司法鉴定质量管理142
第一节 质量管理概述142
一、质量的概念和特点142
二、司法鉴定质量的特点和要求143
三、司法鉴定质量的管理和控制144
第二节 司法鉴定标准化管理145
一、标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45
二、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及管理机制147
三、司法鉴定的标准化工作150
第三节 司法鉴定机构认证认可154
一、认证认可概述154
二、司法鉴定机构认证认可156
三、进一步推进司法鉴定机构认证认可工作的目标和要求159
第四节 司法鉴定能力验证161
一、能力验证概述161
二、司法鉴定能力验证及其作用162
三、司法鉴定能力验证的组织实施和结果运用164
四、进一步推进司法鉴定能力验证工作的要求164
第五节 司法鉴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166
一、司法鉴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目的、意义166
二、司法鉴定科技支撑体系的构架167
三、建立司法鉴定科技支撑体系的主要任务及要求168
第六节 思考与展望169
第七章 司法鉴定监督管理171
第一节 司法鉴定监督管理概述171
第二节 司法鉴定监督管理的主体、内容和形式172
一、司法行政机关的行政监督172
二、司法鉴定行业协会的自律监督174
三、司法机关对司法鉴定执业活动的监督176
四、其他主体对司法鉴定的社会监督177
第三节 司法鉴定投诉处理179
一、司法鉴定投诉的受理范围180
二、司法鉴定投诉的审查181
三、司法鉴定投诉的调查181
四、司法鉴定投诉的处理和告知182
第四节 司法鉴定执业检查与评估183
一、司法鉴定执业检查184
二、司法鉴定机构资质评估186
三、司法鉴定诚信等级评估187
第五节 司法鉴定执业责任追究189
一、行政法律责任189
二、民事法律责任191
三、刑事法律责任193
四、遵守司法鉴定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责任195
第六节 思考与展望197
一、充分发挥基层司法行政机关的监督作用197
二、完善行政管理与行业自律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197
三、建立完善司法鉴定管理、使用与监督相衔接的运行机制198
四、探索建立司法鉴定争议解决机制198
五、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司法鉴定监督管理200
第八章 司法鉴定实施管理202
第一节 司法鉴定实施活动概述202
一、司法鉴定实施及其管理202
二、司法鉴定实施管理的依据203
三、司法鉴定实施管理的目标和意义203
四、司法鉴定实施管理的基本原则204
五、司法鉴定实施管理的内涵和基本方法205
第二节 司法鉴定实施的机构管理205
一、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205
二、司法鉴定机构的管理要求207
三、司法鉴定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209
第三节 司法鉴定实施的程序管理214
一、司法鉴定的委托与受理214
二、司法鉴定的组织实施217
三、司法鉴定意见和司法鉴定文书221
四、司法鉴定实施后的管理222
第四节 司法鉴定实施的出庭管理223
一、司法鉴定人出庭的法律要求223
二、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程序要求224
三、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监督要求227
第五节 思考与展望232
一、司法鉴定具体实施管理的思考与展望232
二、司法鉴定人出庭管理的反思与展望233
第九章 司法鉴定质证与采信235
第一节 司法鉴定意见的证据能力235
一、司法鉴定意见的证据属性235
二、司法鉴定意见作为证据的必要性审查237
三、司法鉴定意见的证据能力239
第二节 司法鉴定意见的证明力242
一、司法鉴定意见的证明力242
二、司法鉴定意见证明力的审查243
第三节 司法鉴定意见的质证245
一、司法鉴定意见的质证程序245
二、司法鉴定意见的质证内容246
三、司法鉴定意见的质证方式247
四、专家辅助人协助质证247
第四节 司法鉴定意见的认证252
一、司法鉴定意见认证程序252
二、司法鉴定意见证据能力的认证253
三、司法鉴定意见证明力的认证254
第五节 思考与展望255
一、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的问题256
二、专家辅助人参与庭审的问题256
第十章 司法鉴定管理制度的改革发展与完善258
第一节 司法鉴定管理工作的回顾与总结258
一、2005年以来的司法鉴定管理工作258
二、司法鉴定管理工作的基本经验261
第二节 司法鉴定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261
一、司法鉴定登记管理依据存在的问题262
二、侦查机关在鉴定实施管理上存在的问题263
三、人民法院在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名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265
第三节 司法鉴定管理制度发展趋向和要求267
一、统一司法鉴定管理制度的发展趋向267
二、司法鉴定动态管理制度的建构271
第四节 司法鉴定相关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完善272
一、诉讼法修改后的鉴定问题272
二、制定统一的司法鉴定法275
三、司法鉴定配套规范的制定与完善276
第五节 进一步做好司法鉴定管理工作280
一、司法鉴定行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282
二、司法鉴定行业统一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完善283
三、司法鉴定人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完善284
四、司法鉴定管理与使用的制度衔接285
五、完善司法鉴定的执业责任制度287
六、建立完善司法鉴定意见评价机制和纠纷解决机制288
七、进一步转变管理理念289
八、认真总结发展规律290
第六节 思考与展望291
一、必须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291
二、要善于综合运用政治思维和法治思维解决和处理问题291
三、司法鉴定是司法公正的保障292
结语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司法鉴定制度294
一、始终坚持司法鉴定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294
二、积极推进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295
三、切实加强对司法鉴定执业活动的监督管理296
四、大力加强司法鉴定制度体系建设297
五、大力加强司法鉴定行业科技建设297
六、大力加强司法鉴定机构和队伍建设298
热门推荐
- 2553690.html
- 2833797.html
- 1859722.html
- 2208578.html
- 3739212.html
- 1337619.html
- 896744.html
- 764462.html
- 1472580.html
- 38972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07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94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99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9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21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58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76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355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04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1059.html